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宣羽表示,如果小孩會發生不自主的異常行為,一定要尋求正常醫學管道治療。
孩子中邪求助收驚無效,科學檢查原來是腦瘤作祟!9歲男童洋洋,1年前上課時會不自覺突然站起來走動,兩眼無神口中念念有詞,曾經蹲在地上對空氣膜拜,家長曾經懷疑中邪,曾求助收驚但得不到任何改善。在老師強烈建議下,家長帶洋洋到醫院檢查,發現大腦右側有腦瘤,導致大腦異常放電出現異常行為。
兒童神經科主治醫師洪宣羽表示,洋洋就診時應答正常,神經學檢查后也沒有特殊發現,對于自己異常行為完全沒有印象,但看到同學錄像相當詫異,進一步安排腦波檢查時,發現右側顳葉頻繁放電確實有異常狀態,故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在右側顳葉靠近額葉處發現1個少見腦瘤,引起癲癇發作。
大部分民眾對癲癇印象,可能都是強直型癲癇發作,突然倒地、牙關緊閉、口吐白沫、四肢僵硬,然而洋洋則不一樣,屬于自動癥(Automatism)病患。這是1種特殊型癲癇發作,表現為無目的性、定型的和重復性的行為,通常伴隨著局部性意識障礙,該行為不適合當下的情境,患者清醒后通常對這些行為失去記憶。
洪宣羽解釋,自動癥影響的范圍從簡單的發聲,例如呻吟,到更復雜可理解的語言都有;常影響口部運動,包含咀嚼,吞咽;其次是四肢,例如:搓手、拍手或是腿部像踩腳踏車動作、雙臂像游泳的動作;怪異的會是像洋洋這般有如膜拜或搖動頭部的動作,患者大多有印象,但覺得像作夢一樣。
洪宣羽強調,得知洋洋腦部有腫瘤后,立刻會診外科醫師執行手術,幸好手術非常成功,洋洋已經回到家中,「中邪」行為也都沒有了。洪宣羽提醒,自動癥不易察覺,在家中無拘束的環境下,特別容易被忽略,直到在課堂上必須坐在位子上的情境,患童便會因為無法控制而發作。
因此,孩子若出現不尋常的行為舉動,建議是拿起手機錄下發作時的影像,再至兒童神經科就診,讓兒童神經科醫師作出正確的判斷。
來源:臺灣健康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