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厚醫師說明,海福刀能降低術后疼痛、出血量,攝護腺組織并未全部切除,且能針對1-2期的攝護腺癌病患進行局部準確治療。
攝護腺癌的發生率高,一般而言,攝護腺癌在多數癌癥中的病程發展較慢,惡性度相對較小,又被醫界喻為「友善的癌癥」,泌尿科??漆t師表示,除少數攝護腺癌的惡性度大、癌癥進展快而不容忽視之外,多數情況若早期發現、治療,都能獲得相當不錯的治療效果。
臺灣泌尿科廖俊厚主任曾收治1名年約60歲的男性患者,因排尿不順來看診,檢查發現攝護腺重量達60公克,已有肥大現象,抽血檢驗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約3左右、介于標準值4以內,因服藥效果不彰,選擇攝護腺肥大的雷射手術治療,檢體化驗后意外發現1期癌細胞,但患者擔憂傳統開刀恐導致尿失禁或引發勃起功能障礙的并發癥,卻也明白拖延恐致病情加重。選擇新型的海福刀治療,做完后癌癥控制成效良好,性功能也未受太大影響,目前定期抽血檢查持續進行追蹤。
攝護腺癌的成因主要與遺傳基因和內分泌相關,若家族中父親或兄弟罹患攝護腺癌,罹患機率為其他人的5至10倍,環境也是因素之一;另外,也有研究指出,高脂肪飲食與抽煙也可能增加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早期攝護腺癌與良性攝護腺肥大的癥狀相似,會排尿不順、甚至沒有癥狀,等到出現血尿或骨頭疼痛,都已進入晚期。1-2期的攝護腺癌藉由手術治療皆能獲一定成效,但晚期治療上較棘手且預后效果較差。
廖俊厚醫師指出,攝護腺癌的治療方式包括傳統開腹、腹腔鏡及達文西手臂等手術,皆為直接切除攝護腺及儲精囊,再將膀胱及尿道縫合,術中影響攝護腺周圍神經的風險較高,約有半數患者術后會有勃起功能障礙問題、部分則有輕度尿失禁現象。雖說術后可以采取口服藥物或陰莖助勃器甚至低能量震波治療進行復健,但也只有一部分的病患會有效果。較為保守的治療方式則可采放射線療法,風險較傳統開刀低,但長期對攝護腺癌尤其是高惡性度的攝護腺癌控制效果較手術來的差。新型海福刀是利用一種高頻超音波探頭,經由肛門放入直腸,以80到90度的高溫集中病灶,達到殺死癌細胞的目的。
相較傳統開刀的切除術的高風險性,海福刀能降低術后疼痛、出血量,攝護腺組織并未全部切除,且能針對1-2期的攝護腺癌病患進行局部精準治療,能避開神經血管叢并保留性功能、減少尿失禁的發生率,多數心肺功能不佳、服用凝血藥物的年長者也能適用,且復原期快約住院3至5天,手術當天可進食、翌日即可下床。海福刀微創標靶治療在2000年經歐盟通過,美國則在2016年通過FDA也已核準使用于攝護腺癌治療。
攝護腺癌早期癥狀不明顯較不易發現,廖俊厚醫師提醒,建議男性50歲起應就醫抽驗PSA指數及肛門指診檢查,若有2位以上家族病史,更應提早于45歲進行檢查,攝護腺癥若于初期即介入治療,復發率相對也較低。
來源:臺灣健康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