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男性大敵,患者接受化放療時,易因副作用而使體力流失,無力完成整體療程。醫學期刊《癌癥研究與臨床腫瘤學雜志》近日刊登新醫學研究成果,內容指出,化放療搭配「癌因性疲憊癥」治療藥物,能降低貧血、厭食等副作用發生,維持生活質量。
鱗狀細胞癌患者,在放療與化療同步進行期間,搭配「癌因性疲憊癥」治療藥物,能降低嚴重的癌癥治療毒性。
研究發現,相較先化療再放療或是先放療再化療,「化放療同步進行」能提升治愈率,但副作用和治療毒性也大,易造成身體不適,后續的生活質量與療程都可能受到影響??谇话┊斨幸憎[狀細胞癌占大宗,女性達9成、男性更超過97%,患者能否完成完整的化放療療程,攸關治療存活率。
臺灣林口長庚醫院腫瘤團隊進行隨機、雙盲及安慰劑對照試驗研究,發現鱗狀細胞癌患者,在放療與化療同步進行期間,搭配「癌因性疲憊癥」治療藥物,能降低嚴重的癌癥治療毒性,包括:貧血(藥物組0% vs. 安慰劑組12.5%)、嘔吐(0% vs. 25%)、肝功能異常(0% vs. 12.5%)。此外,生活質量的惡化也獲得控制,其中頭頸部疼痛的發生率減少71%、食欲不振減少60%、進食困擾減少60%。
92%癌友患有「癌因性疲憊癥CRF」,4分之1已達中重度的程度。由臺灣癌癥安寧緩和醫學會、臺灣腫瘤護理學會合編的《癌因性疲憊癥治療指引》指出,當癌疲憊惡化到中重度程度,適度藥物介入便成為必須,包括類固醇、精神刺激藥物、蔘類,及擁有處方藥藥癥的黃耆多醣注射劑。
來源:臺灣健康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