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長庚運用電腦斷層實時影像導航系統(iCT)結合既有技術,創造出許多突破性的手術方式,期待這些準確微創的新醫療能造福更多患者。
iCT導航技術的特色:「準確影像」與「結構標示」。
iCT導航~鼻竇內視鏡手術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息肉性鼻竇炎是盛行率很高的疾病,容易造成患者長期鼻塞、咳嗽、頭痛、嗅覺異常、甚至影響工作表現與睡眠質量。
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常常需要鼻竇內視鏡手術來治療復雜性鼻竇炎。但鼻竇環繞著眼睛與顱底,周圍有許多重要結構,像是視神經、眼肌、顱底動脈等,若傷及這些結構將造成嚴重的后遺癥。因此替復雜性鼻竇炎患者進行手術,醫師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近年來,嘉義長庚耳鼻喉系開發出使用iCT導航來進行鼻竇內視鏡手術。藉由其準確的影像定位,能標示手術部位周邊的神經血管,并在術中實時呈現,幫助醫師準確掌握清除范圍,減少手術風險,同時也能縮短手術時間與出血量,大大提升復雜性鼻竇炎手術的安全性。目前本院利用此項技術已完成超過50例以上復雜性鼻竇炎手術,患者術后皆恢復狀況良好,很值得推廣此項技術造福廣大鼻病患者。
iCT導航~經耳道乳突微創手術 Minimally ear invasive surgery
中耳炎與膽脂瘤是造成聽損的常見原因之一,除了會造成耳膜破裂外,也會影響到聽小骨的傳導,進一步損傷聽力。
醫師常常需要利用手術來治療中耳炎及膽脂瘤所造成的聽損,包括重建破損的耳膜及聽小骨,但最主要的是需要清除中耳腔與乳突腔的感染性肉芽或者膽脂瘤,以治療感染及減少復發。
嘉義長庚近6年來利用耳內視鏡微創手術治療超過600位以上中耳炎與膽脂瘤的患者,成效顯著。近年來更利用iCT導航結合耳內視鏡技術,能在準確影像導航指引下,直接從耳道內清除乳突骨內的病灶,外觀幾乎無傷口,真正達到全微創手術的境界。
耳鼻喉系目前已利用此項技術完成超過10例以上中耳炎膽脂瘤手術,其中包括數例小兒病人,除了解決患者耳部發炎與聽力損失的問題外,更能讓其免于術后傷口疼痛與外觀疤痕的問題。
iCT導航~顏面神經減壓手術 Facial paralysis decompression surgery
車禍或者巨大外力撞擊所造成的頭部外傷,有時會形成耳部的顳骨骨折。
因為顏面神經的一部分走在顳骨中,所以容易會有顏面神經麻痹的并發癥。一般醫師會先以類固醇等藥物作治療并輔以復健,若藥物治療無效,醫師會考慮手術做顏面神經減壓術,方式是將顳骨研磨開來并找到顏面神經,將其周圍包覆的骨質部去除,以達到神經減壓并改善神經麻痹為目的。
長庚近年來開發出利用iCT導航術中實時影像在顳骨骨折損傷處定位顏面神經,醫師能準確地在關鍵處對神經作減壓以改善神經麻痹。目前利用此項技術完成多例因車禍造成的顏面神經麻痹,經過3個月藥物治療但無恢復的患者,并在術后皆得到顯著的改善,很值得推廣此項技術給有需要的患者。
從2019 年開始,利用iCT 術中電腦斷層導航系統,結合耳內視鏡技術,率先開發出「經耳道乳突微創手術」,將耳內視鏡技術提升到全微創手術的境界。來源:臺灣長庚醫院、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