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種新冠病毒Omicron大爆發,造成不少兒童感染,短時間內傳出多位兒童重癥案例,家長們都非常擔憂,深怕自己的小孩得到新冠病毒后會變成重癥。
罹患新冠病毒的兒童,大部分都是無癥狀或是輕微感冒癥狀(發燒、咳嗽、流鼻水),不須使用抗病毒藥,在1、2周內都可以康復。
曾有以下疾病史的兒童,罹病后較容易并發重癥,例如:早產兒慢性肺疾病、神經系統病史、代謝異常病史、先天性心臟病/心血管疾病、遺傳疾病史、肥胖、糖尿病病史、免疫低下病史、呼吸道異常病史等。
如果新冠病毒侵犯到維持生命的主要器官或系統,例如:腦部、心血管系統、肺部、腎臟等,就很有可能進展成重癥感染。以下就以受侵犯的器官系統分類作介紹。
#1腦炎重癥
統計上,住院病童約15-20%會有神經學癥狀,其中嚴重的神經學影響包括:腦炎/腦病變、急性猛爆性腦水腫、腦中風、格林-巴利癥侯群等。
若兒童出現以下癥狀,就要立即就醫:體溫大于41度、抽搐、意識狀態不佳、持續昏睡、持續頭痛、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步態不穩、肌躍型抽搐等。
醫師診治后,如果懷疑腦炎重癥,要立即接受神經急性照護,降低顱內壓,以及給予新冠病毒感染與免疫相關之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例如瑞德西偉)、抗發炎藥物(例如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白細胞介素-6(IL-6)拮抗劑等。接受實時且適當的治療,大部分的病童可以康復出院!
#2心血管系統重癥
新冠病毒可能會攻擊心臟,導致心臟功能受損,產生心血管重癥,包括:心衰竭、心律不整、心肌炎、心包膜炎、心因性休克、肺栓塞等。
如果出現呼吸急促(平躺時特別明顯)、胸悶、胸痛、心跳快速或不規則、運動能力下降(走路變得容易喘)等現象,需就醫接受進一步檢查。
檢查包括:心肌酵素、發炎指數、心電圖、心臟B超等。
如果有心肌受損現象,可考慮接受免疫球蛋白、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治療;如果合并嚴重心衰竭及休克,可使用強心藥物并考慮葉克膜使用時機,大部分患者經及時治療后,亦可康復。
#3、嚴重肺炎
兒童新冠并發肺炎發生機率低,但如有以下癥狀,就需要就醫,排除是否為嚴重肺炎:在沒有氧氣輔助下血氧飽和度≦94%、以及呼吸困難(呼吸呻吟聲、胸部凹陷)、呼吸急促(<2個月嬰兒:≧60下/分鐘;2-11個月幼兒:≧50下/分鐘;1.5歲兒童:≧40下/分鐘)。如為嚴重肺炎,就須及早接受氧氣、抗病毒藥物及類固醇治療。
#4、兒童多系統發炎癥候群
兒童多系統發炎癥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MIS-C)
MIS-C被認為是新冠病毒感染2到6周后,免疫失調造成多器官及血管嚴重發炎反應,癥狀跟川崎氏癥類似,不過MIS-C之病童年紀較大,平均為7-10歲,而川崎氏癥主要侵犯嬰幼兒。
常見癥狀為發燒(≧3天)、腹痛、結膜炎、皮膚紅疹、頭痛、意識障礙、心肌功能不良等。病況惡化可能會發生心衰竭、休克等現象,需要接受抽血檢查、心電圖、心臟B超檢查。治療包括免疫球蛋白、類固醇以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
#5、急性腎損傷
新冠病毒感染后,可能會導致兒童急性腎損傷,需評估尿量、腎功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酸)、電解質等。早期診斷和及時治療,大部分的病童可康復。
來源:臺灣長庚醫院、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