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民眾應盡早戒除檳榔、定期自我檢查,支持無檳環境,以降低口腔癌之威脅。
▲醫療3D打印技術輔助顎骨重建手術,讓何鴻昌免于下巴缺損。
在臺灣和口腔癌有直接關系的就是嚼食檳榔,每10位患者當中就有8至9位嚼食檳榔,不但會造成口腔黏膜病變,最后還可能導致癌癥;目前研究顯示,口腔癌、下咽癌及食道癌皆與檳榔有關。建議有嚼食檳榔習慣的朋友,不但要進行口腔黏膜篩檢,連同下咽部及食道也要定期檢查。政府提出的4癌篩檢中,重要的就是「口腔黏膜篩檢」,符合篩檢年齡、有嚼食檳榔及抽煙者,都可以免費檢測。
42歲的何鴻昌,居住在彰化市,家里經營傳統餅類生意,如太陽餅、月餅等。21歲退伍后,受朋友影響開始接觸檳榔,也因從事制餅業需長途開車載貨,為了提神而逐漸地染上檳榔癮,當時1天大約吃50顆,高還曾多達100顆,家人怎樣勸戒都勸不動。
直到3年前,發現下唇有白斑而進行雷射治療,但因病理報告結果呈現良性就不以為意,仍不改吃檳榔習慣,直到去年(41歲)時,因舌頭疼痛再次就醫,但不幸確診罹患舌癌第2期,才下定決心要戒除檳榔。被告知罹癌的當下非常迷茫,在中北部看過很多醫院及醫師,選擇在中部的醫學中心接受手術治療。
何鴻昌當時切除一半的舌頭及一半的牙齦后,原以為已經治愈,但好景不常,在手術后第4個月回診檢查,發現舌頭還有癌細胞,且已演變成舌癌第4期,需要再次手術,醫師告知這次需要切除下顎骨,可使用鈦金屬或小腿骨進行重建,其中以小腿骨重建的效果好。但2次手術時透過親友推薦,轉尋求醫師陳穆寬進行治療,在取出小腿骨后進行3D打印下顎骨重建手術,才免于下巴缺損。
謝明妤表示,在3D打印的輔助下,彰基目前已完成10例下顎骨重建手術??谇话┗颊叱P柽M行下頷骨切除手術治療,傳統是使用金屬板來重建下巴骨的形狀,但會導致術后放射線骨壞死,或顏面不對稱、咬合異常等。藉由3D打印手術模擬規劃,可以在術前規劃及打印出手術仿真模型,精確規劃手術切除區域及重建區域,使重建后的下顎骨更趨近患者原來的骨頭形狀,如此一來便能減少許多傳統手術后的弊端。
患者何鴻昌經治療后重獲新生,其家屬由衷感激,術后也更注重養生保健,并常利用自身經歷,奉勸他人不要吃檳榔,罹病代價實在太大,千萬別輕忽口腔癌的可怕。
來源:臺灣健康網、侵刪